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不同干扰方式对东北山地沼泽土壤肥力的影响



编号 zgly0000522947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不同干扰方式对东北山地沼泽土壤肥力的影响

学科分类 220.1040;森林土壤学

作者 范金凤  满秀玲 

作者单位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母体文献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年卷期 2007,5(3)

页码 45-51

年份 2007 

分类号 S158 

关键词 山地沼泽  干扰  土壤肥力 

文摘内容 为探讨不同人为干扰方式下山地沼泽土壤中主要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规律,以小兴安岭北部沼泽湿地分布比较集中的公别拉河流域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5种干扰方式(农扰、筑坝、放牧、造田和采矿)对山地沼泽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5种干扰方式下土壤有机质,全N,水解N和10-20 cm、20-40 cm土壤速效P含量降低程度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0-10 cm土壤层全P含量降低程度达显著水平(P〈0.05),放牧干扰增加了该层土壤速效P含量,其他干扰则使该层土壤速效P含量降低程度达极显著水平(P〈0.01);10-20 cm土壤层中,除农扰外,其他4种干扰方式下的全P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20-40 cm土壤层中,农扰、筑坝、放牧和造田干扰对全P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总体来看,采矿对沼泽土壤干扰程度相对最强,与对照相比,其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98.90%,全N含量下降96.14%,水解N未检出,全P含量下降89.16%,速效P含量下降97.38%;其次是造田干扰,其土壤有机质、全N、水解N、全P和速效P含量下降幅度分别为90.20%、89.28%、84.41%、56.31%和61.19%;放牧干扰影响相对较小,其土壤有机质、N、P含量下降幅度均在45%以下。从回归分析结果看,不同干扰方式下,各层土壤全N、水解N、全P和速效P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显著相关关系。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