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洞庭湖湿地植物根系氧化力对氮、磷去除的影响



编号 zgly0001707107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洞庭湖湿地植物根系氧化力对氮、磷去除的影响

作者 李永进  汤玉喜  黎蕾  唐洁  杨艳 

作者单位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母体文献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年卷期 2020年07期

年份 2020 

分类号 X173 

关键词 洞庭湖  湿地植物  去除率  根系氧化力 

文摘内容 以洞庭湖湿地艾蒿、水芹、苔草、益母草、菖蒲、芦苇等6种典型群落优势湿地植物为材料,测定各形态氮和磷的质量浓度变化及根表面积、根系氧化力等指标,探讨湿地植物根系特征和根系氧化力对氮、磷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6种洞庭湖湿地植物培养液中氮和磷质量浓度均逐渐降低后趋于平缓的趋势。6种湿地植物对培养液中氮和磷的去除率比CK分别提高了47.48%~69.89%和44.43%~66.71%,且不同湿地植物对氮和磷的去除效果存在显著性差别(P<0.05)。6种湿地植物体内氮、磷积累量也存在差异,培养期内植物体内氮的积累量为206.57~399.03 mg·株-1,磷的积累量为27.26~53.78 mg·株-1,其中,艾蒿、水芹、苔草湿地植物生长量和氮、磷积累量显著高于菖蒲和芦苇。6种湿地植物的根表面积、根系氧化力分别在36.91~58.57 cm2和4.63~23.57μg·g-1·h-1,艾蒿的根表面积和根系氧化能力最大,水芹和苔草次之,芦苇最低。相关关系分析表明,6种湿地植物生物量、根表面积、根系氧化力与氮质量浓度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磷质量浓度呈显著正相关。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