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吕梁山森林群落草本层植物物种多样性的空间格局及其对模拟增温的响应



编号 zgly0001649723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吕梁山森林群落草本层植物物种多样性的空间格局及其对模拟增温的响应

作者 杨晓艳  张世雄  温静  徐满厚 

作者单位 太原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8年18期

年份 2018 

分类号 S718.5 

关键词 气候变暖  草本植物  多样性  空间格局 

文摘内容 为研究气候变暖背景下森林群落草本层植物物种多样性对温度升高的响应及其随海拔、纬度的空间分布格局,按照纬度梯度选择吕梁山系北段的管涔山和南段的五鹿山为研究区,并在每个山地的不同海拔梯度(高、中、低)分别设置对照(CK)、低度增温(OTC1)和高度增温(OTC2) 3种试验样地。于2017年植被生长季对植物多度、频度、盖度、高度进行调查,计算物种多样性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Pielou指数、Patrick指数)。结果表明:(1)吕梁山森林群落草本层植物物种多样性随海拔呈v型变化格局,即在中间海拔梯度处最低,且海拔梯度对各多样性指数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2)物种多样性随纬度升高呈递增趋势(P>0.05),即较高纬度山地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3)物种多样性随温度升高整体呈递减趋势(P>0.05),即温度升高可抑制林下草本层植物物种多样性。(4)在增温处理下,五鹿山草本植物的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和Patrick指数呈递减趋势,Pielou指数先降低后升高;管涔山草本植物的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和Pielou指数先增加后减小,Patrick指数呈递增趋势。整体来说,在吕梁山较低海拔,持续增温会使物种多样性降低;在中等海拔,物种多样性随温度升高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在较高海拔,适度增温可提高物种多样性,持续增温则抑制多样性。因此,增温对吕梁山森林群落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影响随海拔升高整体呈下降趋势。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