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356994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黄土丘陵沟壑区集水区尺度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水土流失效应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
延安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04,24(7)
页码
1358-1364
年份
2004
分类号
F301.24
关键词
土地利用格局
水土流失
集水区
C值
双累积曲线
文摘内容
以陕北杏河集水区1985和1995年两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 结合水文、DEM数据, 定性分析了土地利用格局变化条件下的水土流失效应, 其中采用双累积曲线法来界定土地利用格局基本没有变化的时间段, 用C值在坡度、距河流距离上的分布来表征土地利用格局, 用不同时期降雨量/径流量、降雨侵蚀力/输沙率相对增加的比例来表征水土流失效应。研究结果表明: (1)1981~2000年, 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剧烈的年份为1990~1991年, 可以用1985、1995年两期数据分别代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土地利用; (2)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 杏河集水区的C值有明显的增加趋势, 在较陡坡度和距河流距离较近处, C值增加的幅度相对较大; (3)土地利用格局变化明显改变了降雨量-径流量、降雨侵蚀力-输沙率的关系, 出现了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 虽然降雨量/降雨侵蚀力在整体上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 但是水土流失量, 却表现出同比增加的现象, 而且这种增加在不同月份也有差异。用本文中的方法来表征土地利用格局和水土流失效应, 其结果具有较好的比配性, 可以用来定性分析土地利用格局与水土流失的关系。但是, 由于水土流失效应的表征方法没有考虑降雨的空间变异特征, 该方法尚不适于雨量站点比较密集、降雨空间变异较大的区域。此外, 在进一步的研究中, 还需要注意遥感数据解译的准确性、C值精度、土地条件的变化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