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中国板栗与美洲栗杂种抗性遗传标记——莽草酸脱氢酶(SKD)的遗传分析



编号 zgly000034504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中国板栗与美洲栗杂种抗性遗传标记——莽草酸脱氢酶(SKD)的遗传分析

学科分类 220.1520;林木遗传学

作者 李作洲  黄宏文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母体文献 武汉植物学研究 

年卷期 2004,22(6)

页码 486-494

年份 2004 

分类号 Q943  S664.2 

关键词 栗属  遗传标记  种间杂种  莽草酸途径  莽草酸脱氢酶(SKD) 

文摘内容 采用超薄平板聚丙烯酰胺等电聚焦技术和单株家系、杂交家系分析方法对中国板栗(Castanea mollissirna)和美洲栗(C.dentnta)莽草酸途径的关键性酶——莽草酸脱氢酶(SKD)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对单株家系、种内杂交家系和种间回交BC1群体的研究结果表明: 栗属莽草酸脱氢酶共有4个活性区域, 活性基因座具有物种特异性, 并符合孟德尔式遗传, 美洲栗的Skd—1与Skd-2为独立分离基因座, 但中国板栗的Skd-3与Skd-4则为紧密连锁基因座。通过对中国板栗和美洲栗杂种F2代群体分离的杂种酶谱表型分析, 表明中国板栗Skd-3, -4连锁群可能在基因组中存在重复, 并推断美洲栗的Skd-1和Skd-2可能分别由重复连锁群独自变异演替而成。莽草酸脱氢酶重复基因座的存在并表达出酶活性, 可能使中国板栗的莽草酸途径更有效率, 增强中国板栗在受到栗疫病菌等微生物攻击时的反应应答, 从而提高其抗性。研究认为莽草酸脱氢酶有作为抗性辅助选择遗传标记的潜力, 在回交育种拯救美洲栗计划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