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49190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基于植被生态需水的区域水资源结构调整——以泾河流域为例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母体文献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年卷期
2007,25(1)
页码
41-47
年份
2007
分类号
TV213
关键词
泾河流域
植被需水结构
水资源结构
调整对策
文摘内容
通过确定泾河流域各类植被生态需水定额, 再利用面积定额法计算生态需水量, 对植被需水量、需水结构和单位面积需水量进行分析。结论如下: 林地适宜生态需水量为341773.23×10^4m^3, 草地需水569705.99万m^3。农作物需水740543.20万m^3。其中农作物以小麦、玉米、各种谷物、蔬菜瓜果类需水最多。作物需水占植被总需水量的近一半。但作物生态效益远远小于林地和草地, 其中还有一部分耕地为坡耕地。泾河流域不同的林、草、农作物比例和农作物种植结构, 使得各县植被单位面积需水量和农作物单位面积需水量差异很大。前者的最大值在泾阳县, 为5339m^3/hm^2, 最小值在环县, 为2082m^3/hm^2, 平均值为3081m^3/hm^2; 后者的最大值在泾阳县, 为5682m^3/hm^2, 景小值在定边县。为4022m^3/hm^2, 平均值为4583m^3/hm^2。基于以上计算与分析, 提出泾河流蛾水资源调整的对策为: 以系统论为指导, 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通过调整农作物、林地、草地种植结构和调整农作物内部结构是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重要一环, 退耕还林还草, 尤其是增加草地种植比例。提高林地、草地的覆盖度, 是改善泾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根本出路; 多角度实施农业节水; 树立流域系统协调发展观念, 完善流域综合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与解决相关科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