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内蒙古短花针茅群落数量分类及环境解释



编号 zgly0001625315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内蒙古短花针茅群落数量分类及环境解释

作者 张庆  牛建明  BUYANTUYEVAlexander  丁勇  康萨如拉  王凤兰  张艳楠  杨艳  韩砚君 

作者单位 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中美生态能源及可持续性科学内蒙古研究中心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母体文献 草业学报 

年卷期 2012年01期

年份 2012 

分类号 S812 

关键词 内蒙古  短花针茅  双向指示种分析法  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  环境解释 

文摘内容 群落分布格局与环境(环境因素、空间因素、生物因素)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便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为了探讨环境对内蒙古短花针茅群落结构格局的影响,运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o-way indicator species analysis,TWINSPAN)对内蒙古自治区202个短花针茅群落进行数量分类,并结合环境因子、空间因子(各3个)运用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排序方法(detrended 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DCCA)分析了环境因子、空间因子、环境因子与空间因子交互作用及其他因素对内蒙古短花针茅群落结构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1)TWINSPAN将内蒙古202个短花针茅群落在第4级水平上分为16个群丛;2)DCCA前2排序轴集中了大部分信息(75.3%),第1,2排序轴分别突出反映了群落结构格局在热量、水分梯度上的变化,结合TWINSPAN划分的群丛类型构建了内蒙古短花针茅草原生态系列图式;3)因子分离分析表明,环境因子对群落结构格局的解释能力为70.7%,其中26.5%为单纯环境因子引起,空间因子解释能力为55.6%,其中11.4%是独立于环境因子的,44.2%是环境因子和空间因子交互作用导致的,未能解释的部分达17.9%,结合其他研究有力地证明了环境因素对植被的可解释程度是植被本身的复杂性决定的,植被越复杂,环境的可解释程度则越低。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