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瓦松(Orostachys fimbriatus)的形态解剖学研究



编号 zgly0001273513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瓦松(Orostachys fimbriatus)的形态解剖学研究

作者 郑艳  巩劼  陈士超  李玲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芜湖241000  芜湖241000  芜湖241000 

母体文献 植物研究 

年卷期 2003年02期

年份 2003 

分类号 Q944 

关键词 瓦松  茎结构  叶表皮  孢粉学 

文摘内容 利用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全面观察了一种传统的东方药草——瓦松的茎内部结构、气孔器类型、大小、气孔指数、角质膜纹饰等叶表皮特征及花粉形态和外壁超微结构,并将瓦松的上述结构与景天属植物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瓦松的茎与景天属植物的茎构造基本一致,均由表皮(一层)、皮层(数层)及维管柱三部分组成,但两者在皮层薄壁细胞腔的大小、异细胞含量及维管柱中木质部有无间隔等方面差异明显。叶表皮方面,两者在气孔器类型及分布等方面是一致的,区别在于表皮细胞形状及垂周壁式样、气孔凹陷的程度,以及瓦松的角质层纹饰为十分致密的细小块(片)状,而景天属植物为较典型的条网纹饰等。孢粉学方面,瓦松与景天属植物各项特征亦基本一致,如均为近球形~长球形花粉,角萌发孔,三孔沟明显,外壁2层且内、外层几乎等厚,不同之处在于花粉粒的大小及外壁厚度上。建议将一些差异显著的特征,如角质层纹饰等,作为景天科属、种划分的重要依据。综合瓦松的形态解剖学研究结果,我们认为在系统发育方面,瓦松比景天属植物进化。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