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黑河中游荒漠草地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的分配格局



编号 zgly000145990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黑河中游荒漠草地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的分配格局

作者 王敏  苏永中  杨荣  杨晓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临泽内陆河流域综合研究站 

母体文献 植物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3年03期

年份 2013 

分类号 S812 

关键词 生物量  荒漠草地  等速生长关系  根冠比  地下生物量的垂直分布 

文摘内容 草地生态系统中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的分配方式对于研究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碳循环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解黑河中游荒漠草地的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分配格局,从群落和个体两个水平对黑河中游的地上和地下生物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群落水平上地上生物量介于3.2–559.2g·m–2之间,地下生物量介于3.3–188.2g·m–2之间,个体水平上地上生物量介于6.1–489.0g·株–1之间,地下生物量介于2.4–244.2g·株–1之间,群落水平上的根冠比(R/S)为0.10–2.49,个体水平上为0.07–1.55,地下生物量均小于地上生物量,群落水平上R/S值大于个体水平。群落和个体水平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的拟合斜率分别为1.1001和0.9913,与1没有显著差异,说明地上与地下生物量呈等速生长关系。群落和个体水平土壤表层0–20cm和0–30cm的根系生物量分别占全部根系生物量的89.81%、96.95%和81.42%、93.62%,表明地下生物量主要集中在0–20cm和0–30cm土壤表层。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