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樟子松枯梢病的侵染规律



编号 zgly0000263253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樟子松枯梢病的侵染规律

学科分类 220.3010;森林病理学

作者 黄敬林  李耀民  项存悌 

作者单位 黑龙江省尚志国有林场管理局 

母体文献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哈尔滨 

年卷期 2002, 30(3)

页码 13~16

年份 2002 

分类号 S763.114.111 

关键词 樟子松  枯梢病  病害  侵染规律 

文摘内容 对樟子松枯梢病、健组织病菌的分离、孢子萌发和接种试验等研究结果
表明, 樟子松枯梢病是一种寄主主导性病害。引起该病的松壳色二孢
[Diplodia pinea(Dem.)Kickx]可在历年病树上的针叶、芽、梢、枝和果鳞上
越冬, 又可在健康树上的针叶、芽、梢、枝和果鳞上潜伏侵染。其潜伏侵染
带菌率: 健康樟子松越冬各部位比当年生各部位潜伏带菌率高, 分别为20%~
70%和6%~30%, 其中以针叶、梢、枝和每年4, 5月份、9, 10月份潜伏带菌率
最高。病害的初次侵染源主要来自历年病树上病菌子实体飞散出来的分生孢
子, 借风和雨水淋洗传播, 种子上不带菌。病菌可直接侵入当年嫩梢和嫩松
叶, 也可通过伤口、气孔侵入针叶、芽、梢和枝。潜伏期7~14 d, 繁殖期
23~28 d。表9参15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