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360945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条纹小斑蛾的生物学特性
作者单位
江西农业大学昆虫研究所
母体文献
昆虫知识
年卷期
2009年03期
年份
2009
分类号
S433
关键词
条纹小斑蛾
生活史多样性
化性
越夏
越冬
文摘内容
条纹小斑蛾Thyrassia penangae(Moor)是乌蔹莓(Japanese cayratia)的重要害虫,在南昌1年发生4~5代,以老熟幼虫结茧越冬。由于该虫各世代总有极少部分个体进入滞育,少数进入越夏的个体1年只发生2代或3代。羽化时间多出现在上午7~10时,羽化后当日或次日下午交配,交配时间集中在下午3~6时,交配一般可持续12个h左右。成虫羽化后需取食花蜜做补充营养才能充分产卵。产配后次日即可产卵。第1代成虫常将卵数十粒聚产于幼嫩叶片的背面,以后各代主要聚产于花蕾上,平均每雌产卵量为43粒。幼虫为4龄。第1代主要取食叶芽、幼枝及嫩叶,以后各代主要取食花蕾。在自然条件下各虫态发育历期:卵为4~7d;幼虫为10~14d;非滞育的茧期(指幼虫结茧后的预蛹至成虫羽化的日期)为8~11d,越夏茧期为32~40d,越冬茧期为205~224d。成虫寿命为3~1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