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746778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贵州省生态游憩空间时空演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
贵州商学院旅游管理学院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22,42(21)
页码
8594-8604
年份
2022
分类号
TU9
关键词
生态游憩空间
时空演化
驱动因素
贵州
文摘内容
生态游憩空间是生态文明建设和大众游憩权利普及的重要载体,是提升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重要场域。基于贵州省1982—2020年908处生态游憩空间样本数据,采用Google Earth批量获取生态游憩空间地理坐标,并使用ArcGIS 10.2对其进行空间数字化处理,采用热点分析工具识别其冷热点区的空间分布和演化特征,利用地理探测器测算主要驱动因子对生态游憩空间时空演化的解释力。研究发现:1)在时间演化上,生态游憩空间数量持续快速增长,面积全域扩展,数量由1982年的5处增加到2020年的908处,面积由0.05万km^(2)演变为3.7万km^(2)。2)在数量空间演化上,从极化分布转向均衡发展,分布方向始终呈东北—西南走向。3)在密度空间演化上,空间集聚随时序发生明显变化,贵阳市区始终是集聚高地,遵义市区最终成长为热点区。4)在驱动因素方面,自然环境要素对生态游憩空间时空演化具有基础约束效应,产业经济因素是其时空演化的内在驱动力,社会政策因素是其时空演化的外在推力。旅游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建成区面积、相关政策和平均海拔是生态游憩空间数量时空演化的控制性驱动因子,而第三产业比重、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是其密度时空演化的控制性驱动因子,生态游憩空间时空格局是多因素长期交互作用的结果。未来,贵州省生态游憩空间建设与发展应根据其分布特征及演化规律,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和城乡统筹发展,有序推进生态游憩空间的增量扩展和存量更新,有效破解生态游憩空间供给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同时,不断提升主导因子的驱动能力,促进城乡生态游憩空间供需协调耦合发展,逐步实现生态游憩空间的社会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