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634982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雷击火发生规律
学科分类
220.1010;森林气象学
作者单位
东北林业大学
母体文献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年卷期
2009,37(1)
页码
55-57,75
年份
2009
分类号
S762.1
关键词
雷击火
大兴安岭
发生规律
相关性分析
文摘内容
对大兴安岭近40a的雷击火数据进行了整理,并利用Excel和Spss软件对雷击火发生规律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从1965年到2005年,共发生雷去火545次,占该地区总火源的37%;雷击火主要集中在5-9月份,5、6月份占全部雷击火的72.5%。且火灾主要集中在上午10:00时到下午17:00时;阿木尔、呼中、塔河、松岭、新林等高纬度地区为大兴安岭雷击火高发生地区。以数理统计方法对影响雷击火发生的气象因子进行了分析,得出:降水多于500mm时,雷击火很少发生,少于400mm时,发生频繁;温度在14℃以下,雷击火发生几率很小,在14-20℃,雷击火为高发段。雷击火重大发生年份,夏季降水大大少于平均值,而且温度高于17℃,且蒸发量过大。因此,降水、平均温度对雷击火发生起主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