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396722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不同地区土地沙漠化过程中土壤退化演变规律
学科分类
220.1040;森林土壤学
作者单位
中国林科院林业所
中国林科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
母体文献
水土保持学报
年卷期
2006,20(3)
页码
1-5,9
年份
2006
分类号
S158.1
S158.2
关键词
沙漠化
土壤理化性质
荒漠化气候区
土地利用类型
文摘内容
对不同地区沙漠化土地演变过程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互关系和分异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1)各地区的沙漠化土地土壤养分含量具有K多.P少, N贫乏的特征; (2)在沙漠化过程中, 土壤退化的分异规律与地区分带性有关。其中土壤有机质、速效P、速效K的受损程度为西部区〉中部区〉东部区, 全N为中部区(91.49%)〉东部区(67、30%)〉西部区(61.45%), 全盐为中部区(52.94%)〉西部区(43.00%)〉东部区(20.00%); (3)速效K和速效P及全盐的分布格局具有明显的地带性特征, 其中速效K为西部区(228.8~81.4mg/kg)〉东部区(62.5~32.5mg/kg)〉中部区(40.1~19.2mg/kg), 速效P为东部区(7.84~3.45mg/kg)〉中部区(4.84~2.19mg/kg)〉西部区(2.73~0.72mg/kg), 全盐为西部区(7.75~1.18g/kg)〉中部区(0.57~0.08g/kg)〉东部区(0.10~0.04g/kg)。土壤盐分与沙漠化关系不明显.而与水环境和人为经营活动有关; (4)从总体上看, 土壤机械组成受沙漠化影响的程度为东部区〉中部区〉西部区; 其中西部砂粒受损率低于东部、中部.但粉砂高于东部、中部, 而粘粒却低于东部、高于中部; (5)中部和东部区砂粒递增高峰期和粉砂与粘粒的递减高峰期(轻度后)均早于西部区(中度后)。在时间序列上中部和东部区受抄漠化危害较西部区早, 因此在中部和东部区应重视沙漠化土地的早期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