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梨树黑星病综合防治研究



编号 zgly000130606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梨树黑星病综合防治研究

作者 周颍  潘玉 

母体文献 安徽林业 

年卷期 2006年04期

年份 2006 

分类号 S436.612 

关键词 梨黑星病  黑星病菌  分生孢子  梨树  酥梨  西洋梨  综合防治  总果数  发病  病果率 

文摘内容 梨黑星病,俗称黑霉病、疮痂病等,是颍上县梨树的主要病害,能侵害梨树所有的绿色幼嫩组织,如叶、叶柄、果、果柄、芽、新梢及花。主要特征是染病部位层生黑霉(分生孢子堆)。一、发病规律梨黑星病是真菌病害,病原是一种子囊菌,以无性世代的分生孢子为主要繁殖方式。病斑上的黑色霉层便是病菌繁殖传播的分生孢子。菌丝在5~28℃下均可生长,但以22~23℃为最适宜。分生孢子在5~30℃均可萌发,以20℃最适宜;分生孢子萌发所需的相对湿度为70%以上,低于50%则不萌发。在自然条件下,分生孢子可在残叶上存活3个月,在温度为15~20℃,pH值5.6~6.6和有水滴存在的条件下,萌发率最高,借水滴的滴溅而扩散。在雨水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