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248799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豇豆种子萌发过程中多胺氧化酶活性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单位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广州510225
广州510275
广州510275
母体文献
园艺学报
年卷期
2002年02期
年份
2002
分类号
S643.4
关键词
豇豆
多胺
多胺氧化酶
种子萌发
Cu2+
文摘内容
吸胀而未萌发的豇豆 (VignaunguiculataL .)种子检测不到多胺氧化酶 (PAO)活性 ,直至萌发开始 (吸胀后 36h)才在胚芽、子叶和胚轴测到PAO活性 ,此后各部分的PAO活性以不同速度增加 ,而胚根一直没能检测到PAO活性。蛋白质合成抑制剂环己酰亚胺 (CHM)吸胀处理可显著抑制萌发种子胚芽和子叶的PAO活性 ,同时强烈抑制种子的萌发 ;核酸合成抑制剂放线菌素D处理对豇豆胚芽和子叶的PAO活性以及种子萌发的影响则远不及CHM处理。豇豆种子在黑暗条件下萌发 ,胚芽和子叶的PAO活性都明显高于光下。适宜浓度的腐胺和CuCl2 吸胀处理也可提高胚芽和子叶的PAO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