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大兴安岭樟子松林火历史及火烧对林分结构的影响(英文)



编号 zgly0001275630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大兴安岭樟子松林火历史及火烧对林分结构的影响(英文)

作者 王琛瑞  张金池  史奕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南京林业大学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辽宁 沈阳 110016  江苏 南京 210037  辽宁 沈阳 110016 

母体文献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 2004年05期

年份 2004 

分类号 S762 

关键词 樟子松  火疤  火强度  年轮  大兴安岭 

文摘内容 为准确评价林火在大兴安岭樟子松林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大兴安岭呼伦贝尔盟莫尔道嘎林区樟子松林内,利用火疤木解析的方法,确定了3块火疤木集中的样地历史林火发生的年代及每次林火的火焰高度(h);林火强度(I)通过经验公式计算;结合样地每木调查,推算了林火发生后样地林木胸径。研究表明,3块样地自1887~1976年间共发生10次林火,h为0.46~3.32m,I为48~3690kW/m,平均林火间隔期(tMFI)约为19.8a。在樟子松林内高强度的火烧对林分生长造成破坏,迫使林分重新开始更新和演替,中度与低强度火作为一个自然选择力,排除抗火性较樟子松差的树种、灌木和杂草,加速养分循环,使存活下来的樟子松获得更大的存活与发展空间。tMFI与I成反比,因此过分干扰林火发生必将增加发生大火的可能性。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