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内循环式A/O/IAT-IAT工艺处理效果与微生物群落结构关系



编号 zgly0000447474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内循环式A/O/IAT-IAT工艺处理效果与微生物群落结构关系

作者 柴延丽  周岳溪  王海燕  蒋进元 

作者单位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水污染控制技术研究室 

母体文献 环境科学研究 

年卷期 2006,19(1)

页码 22-25

年份 2006 

分类号 X703 

关键词 内循环式A/O/IAT—IAT工艺  脱氮除磷  活性污泥  微生物群落结构  原生动物 

文摘内容 对内循环式A/O/IAT—IAT同步脱氮除磷工艺在2种不同工况下的脱氮除磷效果和微生物群落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工况1(HRT为20h.SRT为3.5d).出水ρ(CODCr), ρ(NR4^+-N), ρ(PO4^3--P)分别为9.2~30.6, 3.2~7.6和0.2~0.5mg/L; 工况2(HRT为15h, SRT为5.0d), 出水P(CODCr), ρ(NH4^+-N), ρ(PO4^3--P)分别为1.2~23.0, 0.1~2.1和0.3~1.3mg/L.试验结果表明: 与工况1相比, 工况2NH4^+-N和SS平均去除率分别上升了12%和59.4%, 而PO4^3--P却下降了7.9%.同时, 2种工况下活性污泥特性也发生了变化, SV由75%~80%下降到37%~54%.2种工况下微生物优势菌没有发生明显改变, 基本为变型杆菌; 工况1活性污泥中优势微型动物为着生型原生动物, 而工况2中则以硝化指示生物为主, 且着生型后生动物的密度是工况1的10倍。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