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绿盲蝽性诱剂诱捕效率的测定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编号 zgly0001515634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绿盲蝽性诱剂诱捕效率的测定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作者 马兴莉  宋宏伟  张真  卢绍辉  袁国军  杨昆  崔国卿 

作者单位 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保护研究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母体文献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年卷期 2016年03期

年份 2016 

分类号 S433 

关键词 绿盲蝽  标记-释放-回捕技术  性诱剂  诱捕效率  气象因子 

文摘内容 于2015年6月在河南新郑枣园,以红色荧光粉为标记物,采用标记-释放-回捕法,对绿盲蝽性诱剂枣园诱捕效率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在室内对实验室饲养的绿盲蝽雄成虫进行荧光染色标记,将标记好的雄成虫转移至枣园中心点进行释放,同时按照距释放点一定的距离和方位挂好性诱捕器,释放后连续7 d进行回捕,回捕后进行荧光检测。结果表明,7 d内绿盲蝽雄成虫的标记回捕率为7.3%;性诱剂有效诱捕半径为10~30 m,最佳诱捕半径为20 m。性诱剂的诱捕效率还受风向、风速、空气相对湿度等气象因子的影响,位于主导风向上风口的诱捕器,其诱捕量最大。回归分析表明,夜间平均风速与诱捕率存在极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回归方程式为y=0.540+0.232x;夜间平均相对湿度与诱捕率有着显著的负相关性,两者的相互关系可用回归方程y=1.887-0.20x表示。即在一定范围内,夜间风速越大、相对湿度越低越有利于提高绿盲蝽的诱捕效率。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