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利用风险分析原理 促进福建水生动物出口



编号 zgly0000496530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利用风险分析原理 促进福建水生动物出口

作者 陈佳木  陈学群 

作者单位 福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母体文献 中国动物检疫 

年卷期 2007,24(1)

页码 42-44

年份 2007 

分类号 S947.12 

关键词 水生动物  产品出口  福建  风险分析  日本政府  原理  国土面积  出血性败血症 

文摘内容 福建是海洋大省。拥有3324公里的海岸线、125个大大小小的海湾、2701平方公里的滩涂面积、13.6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面积。占了福建国土的“半壁江山”。2005年。福建水产总量达602.2万吨。居全国第三位。人年均水产品占有量186公斤, 为全国最高。索有“国鱼”之称的大黄鱼。其养殖产品远销美国、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及港、澳地区。称为全国最具特色的海水鱼类养殖业。福建鳗鱼、鲍鱼、石斑鱼、牡蛎、青蟹等水生动物产量也位居全国第一。但是。水生动物及其产品出口仅排在全国第五位, 究其原因。关键是水生动物病害及药物残留等质量安全问题导致出口受阻。2003年。日本对中国出口鳗鱼及其产品实施恩诺沙星检查。导致我省输日鳗鱼及其产品严重受阻。2004—2005年。孔雀石绿风波又闹得沸沸扬扬。我省对欧盟、日本、韩国等出口水生动物及其产品遭受更大挫折并延续至今。2005年底2006年初。日本输入联络协议会无理对中国产鲫鱼提出种苗异尖线虫幼虫管理指南。最近日本政府又启动对中国进口水生动物实施硫丹监控检查程序。韩国对我种用水生动物提出了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VHS)等12种水生动物疾病的检疫问题。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