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4种湿地植物的生理性状对人工湿地床设计的影响



编号 zgly0000610888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4种湿地植物的生理性状对人工湿地床设计的影响

学科分类 220.10;林业基础学科

作者 徐德福  李映雪  方华  赵晓莉 

作者单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母体文献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年卷期 2009,28(3)

页码 587-591

年份 2009 

分类号 X173 

关键词 湿地植物  人工湿地设计  最长根长  密度  影响 

文摘内容 野外调查分析了4种常见湿地植物的最长根长,根系体积,植物密度,植株的氮、磷和锌含量等对人工湿地去除污染物、人工湿地设计和人工湿地使用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长根长以美人蕉为最长(43.73cm),芦苇其次(32.50cm),黄花鸢尾最短(12.57cm);根系体积以美人蕉最大(66.72cm^3),芦苇其次(17.42cm^3),黄花鸢尾最低(4.70cm^3);密度以芦苇最高(257株·m^-2),美人蕉其次(61株·m^-2),茭白最低(54株·m^-2);单位面积上芦苇、美人蕉、茭白和黄花鸢尾地上部分生物量分别是4.27、2.12、0.94和0.78kg·m^-2。相应地,单位面积上植物地上部分对氮、磷和锌的吸收量以芦苇最高,美人蕉其次,黄花鸢尾最低。不同植物对人工湿地的使用寿命没有显著影响,但植物的最长根长和密度可作为人工湿地基质深度设计和植物数量配置的依据。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