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柽柳灌丛沙堆及丘间地蚀积分布随背景植被变化的风洞实验



编号 zgly0001634880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柽柳灌丛沙堆及丘间地蚀积分布随背景植被变化的风洞实验

作者 谭凤翥  王雪芹  王海峰  徐俊荣  袁鑫鑫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莫索湾沙漠研究站  中国科学院大学 

母体文献 干旱区地理 

年卷期 2018年01期

年份 2018 

分类号 Q948 

关键词 柽柳灌丛沙堆  蚀积变化  背景植被盖度  风洞实验 

文摘内容 以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沙漠—绿洲过渡带广泛分布的柽柳灌丛沙堆及丘间地植物为原型,依据风沙运动相似理论,制作背景植被盖度依次为0%、4%、10%、16%和26%五组灌丛沙堆模型,在风洞中进行蚀积变化规律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柽柳灌丛沙堆及丘间地蚀积分布可划分为6个区域,依次为沙堆前积沙区、沙堆迎风坡风蚀区、沙堆两侧风蚀区、沙堆背风侧涡流积沙区、沙堆后尾流积沙区和不受沙堆影响区。随着指示风速增大,沙堆前积沙区和尾流积沙区范围缩小而沙堆两侧风蚀区面积明显增大。随着背景植被盖度的增大,沙堆前积沙区和尾流积沙区范围增大而沙堆两侧风蚀区范围明显减小。灌丛沙堆及丘间地整体风蚀面积比、风蚀率、各分区蚀积强度均呈指数规律递减。背景植被盖度为0%时,灌丛沙堆影响区风蚀率明显高于不受沙堆影响区,说明裸露地表条件下灌丛沙堆的存在会加剧地表风蚀;当背景植被盖度为4%~16%时,灌丛沙堆影响区风蚀率均低于不受沙堆影响区,可见丘间地植被存在可使灌丛沙堆起到一定的防风阻沙作用。当背景植被盖度>16%时,柽柳灌丛沙堆及丘间地整体蚀积强度和风蚀率变化趋于平稳。据此认为维持不低于16%的背景植被覆盖,是沙漠—绿洲过渡带柽柳灌丛沙堆科学保育的关键。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