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铅锌矿集区7种草本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效果



编号 zgly0001666907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铅锌矿集区7种草本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效果

作者 赵雅曼  陈顺钰  李宗勋  韩航  侯晓龙  蔡丽平 

作者单位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海峡两岸红壤区水土保持协同创新中心 

母体文献 森林与环境学报 

年卷期 2019年03期

年份 2019 

分类号 X53  X173 

关键词 尤溪铅锌矿集区  重金属  植物修复  转运系数  富集 

文摘内容 为筛选出可用于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种类,采集矿区主要分布的7种草本(芦苇、芒萁、笔管草、乌蕨、乌毛蕨、藿香蓟和毛蕨)及植物采样点的表层土壤(0~30 cm),测定采集植物地上和地下部分及采样点土壤重金属含量(Cd、Pb、Zn和Cu),分析7种草本对重金属的富集效果。结果表明:采样点土壤Cd、Pb、Zn和Cu平均含量均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和福建省土壤背景值,其中Cd分别超标21.77和604.60倍,污染最为严重;芦苇地上部分Pb含量、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均达到Pb超富集植物的标准,对Cd和Cu也有强的富集能力,其转运和富集系数均大于1;藿香蓟对Cd和Cu有较强的吸收能力,且对这两种重金属的转运和富集系数均大于1,是Cd和Cu的潜在富集植物;笔管草和乌蕨对Cd、Pb、Zn和Cu具有一定吸收能力,且转运系数均大于1,对被此4种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具有一定的修复能力,但富集系数均小于1;乌毛蕨和毛蕨的重金属吸收、富集能力相对较弱;随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增加,芒萁体内重金属含量、转运和富集系数未显示明显规律,芒萁对Cd、Pb和Cu均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且对这3种重金属的转运系数和富集系数均大于1,是潜在的多金属富集植物。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