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607797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小兴安岭低山区红松生长的气候响应机制
学科分类
220.1060;森林生态学
作者
尹红
刘洪滨
郭品文
Hans
Linderholm
作者单位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瑞典哥德堡大学地球科学系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09,29(12)
页码
6333-6341
年份
2009
分类号
Q143
关键词
小兴安岭
红松
树轮
气候响应
文摘内容
基于小兴安岭红松的树轮资料,确定了Tree-Ring生态机理模型模拟红松树木生长的参数。应用Tree-Ring模型对小兴安岭红松的生长过程进行了模拟,结果显示Tree-Ring模型在该地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参数敏感性分析表明红松树木生长比较敏感的参数是光合最低温度、光合最适温度下限、最适土壤体积含水率上限和最大土壤体积含水率。模拟发现,红松树轮宽度变化主要受到生长季上一年10月份气温和当年4月份气温变化控制。形成层开始生长平均是在4月下旬,这时水分充足,而温度在光合最低温度和最适温度下限之间,温度愈高,光合速率愈大,储存的养料愈多,因此表现为与树轮宽度的正相关关系。形成层生长结束的时间平均在10月上旬,用于形成层细胞生长的光合产物的消耗减少,而光合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10月份的气温越高为下一年储存的养料越多,翌年易形成宽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