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36405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聚果榕果内种子季节变化与聚果榕小蜂活动的关系
学科分类
220.10;林业基础学科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昆明
母体文献
林业科学
年卷期
2005,41(1)
页码
25-29
年份
2005
分类号
S718.7
Q968
关键词
种子
聚果榕
非传粉小蜂
旱季
月份
败育
雨季
传粉
榕树
互惠共生
文摘内容
聚果榕与聚果榕小蜂有着种间专一的互惠共生关系。榕小蜂进聚果榕果内, 结果表现为2方面: 1)对长柱小花传粉受精后产生榕树种子, 使聚果榕能正常进行有性繁殖; 2)在短柱花内产卵形成瘿花, 产生榕小蜂后代, 植食性, 最后发育为聚果榕小蜂, 并作为榕树传粉的媒体。对西双版纳地区2个样地内不同季节的聚果榕果进行了3年的连续解剖观察, 统计了雄花期榕果内瘿花、种子、败育花的数量, 比较了3年中旱季和雨季各种小花的比率。结果表明: 不同季节, 各种小花的比率不同。旱季的1月和11月, 聚果榕产生的种子量最多, 雨季末期的9-10月份次之, 产生种子量最低的是3月份。旱季和雨季, 瘿花的寄生比率没有显著差异, 但不同月份之间差别较大, 寄生率最高在旱季的1月份和雨季初期5月份, 最低是在3月份。长花柱雌花和短花柱雌花的败育率, 在气温最低的月份(1—2月)和雨量最多的月份(7—8月)结的榕果内最高, 在雨季初期(5月)和旱季初期(11月)结的榕果内最低。造成聚果榕果小花败育的主要因素是低温、多雨的气候。除聚果榕小蜂外, 榕果内还有造瘿类和重寄生2类非传粉小蜂, 它们对聚果榕的种子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