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76166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道路防护林对土壤的改良效应
学科分类
220.40;防护林学
作者单位
滨州学院
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母体文献
水土保持学报
年卷期
2011,25(6)
页码
72-75,91
年份
2011
分类号
S714.6 S727.27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盐碱地
道路防护林
改良土壤
土壤理化性状
文摘内容
为探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不同道路防护林对土壤的改良效应, 选取白蜡(Fraxinuschinensis)+毛白杨(PopulustomentosaCarr)混交林、旱柳(SalixmatsudanaKoidz)林、柽柳(TamarixchinensisLour)林、白蜡(Fraxinuschinensis)林4种盐碱地道路防护林类型, 并以裸地为对照, 对其土壤容重和孔隙度、pH值和含盐量、土壤养分及C、N、s含量特征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①与裸地相比, 不同道路防护林具有降低土壤容重, 增加土壤孔隙度的显著效应, 并且表现出一定的压碱抑盐效应。随着林分类型的不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其中混交林地土壤通气、透水性及压碱抑盐效果好于柽柳灌木纯林的, 而旱柳林和白蜡林地的则较差。②不同道路防护林土壤有机质含量及速效性养分含量均有提高, 其中土壤有机质含量依次为混交林〉柽柳林〉白蜡林〉旱柳林, 分别比裸地的增加49.5%, 38.8%, 18.9%, 5.7%。③不同道路防护林下的C、N、S元素含量差别较大, 元素含量表现为: C〉S〉N。N含量表现为混交林〉柽柳林〉自蜡林〉旱柳林, 分别是裸地的2.8, 2.2, 1.5, 1.1倍。C、S含量均表现为混交林〉柽柳林〉裸地〉白蜡林〉旱柳林, 并且混交林、柽柳林、白蜡林的碳氮比均小于2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