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3种杂交杨在不同盐碱地上的生长和生理适应性研究



编号 zgly0001372757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3种杂交杨在不同盐碱地上的生长和生理适应性研究

作者 闫永庆  王文杰  朱虹  石溪婵  刘兴亮  祖元刚 

作者单位 东北林业大学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母体文献 植物研究 

年卷期 2009年04期

年份 2009 

分类号 S792.11 

关键词 杂交杨  盐碱  生长量  叶绿素  根系活力 

文摘内容 杂交杨树是松嫩平原盐碱地重要的园林和造林树种,野外长期监测是评价和优选优良品种的关键。本研究在自然条件下(5~12月),以大庆不同盐碱地上生长的青山杨(Populus pseudo-cathayana×P.deltodides cv.Shan Hai Guan)、小黑14(Populus×xiao hei T.S.Hwang et Liang‘14’)及中黑防(Populus deltoids×P.cathayana)的4年生扦插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3种杂交杨生长量、根系活力、根呼吸量和叶绿素含量的对比和分析,探讨其在盐碱地生长的适应性及耐盐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盐碱胁迫加强(土壤电导率609.33~910.48μs.cm-1,pH值(8.92~8.98),各杂交杨的生长量受到明显抑制,其中中黑防和小黑14株高均下降达到40%,而青山杨的株高只下降了20%,是前者的一半。随盐碱胁迫加强,根系活力和呼吸作用增强,青山杨、中黑防和小黑14的根系活力分别提高了10.75%、15.90%和33.17%,而根系呼吸青山杨仅上升3.59%,中黑防和小黑14则上升了24%以上。但是盐碱胁迫对于叶绿素含量影响较小,年平均值稍有降低,叶绿素a/b的比值则增大,不同品种间差异较小。综合对3种杂交杨的各项指标的研究,青山杨的耐盐碱能力更强,生长量显著高于目前在盐碱地区较为普遍应用的小黑14和中黑防,比较而言,青山杨是盐碱地区造林与绿化树种的优良杂交杨品种。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