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黄土丘陵区坡面植被盖度及其配置格局的水蚀效应模拟



编号 zgly0001653742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黄土丘陵区坡面植被盖度及其配置格局的水蚀效应模拟

作者 任柯蒙  卫伟  赵西宁  冯天骄  陈蝶  于洋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农业水土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泥沙研究所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8年22期

年份 2018 

分类号 S157.1 

关键词 植被盖度  坡位  产沙量  植被配置 

文摘内容 黄土高原因土壤侵蚀严重被视为生态脆弱地带,探讨植被盖度及其所处坡位对土壤侵蚀的响应,对坡面侵蚀产沙的预测和调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WEPP模型情景模拟,分析了分布广泛、耐旱性强的长芒草和典型恢复灌木植被柠条在不同雨强(0.5、1.0、1.5 mm/min)、不同植被盖度(20%、40%、60%、80%)和不同坡位(坡上、坡中、坡下)条件下的土壤侵蚀变化情况,运用双因素方差分析和相关贡献指数阐明坡面侵蚀产沙特征对坡位和植被盖度交互作用的响应,并提出植被配置的优化模式。结果表明:(1)提高植被有效覆盖度是减小土壤侵蚀的重要举措,且当植被分布在下坡位时坡面土壤侵蚀最少;(2)植被盖度可以有效减少产沙量。小雨强时,柠条和长芒草随盖度增加对泥沙的拦截率分别从38%增加到90%,64%增加到96%;中、大雨强时,植被盖度小于20%或者大于80%时,长芒草坡面产沙量大于柠条坡面。盖度为40%—60%时,长芒草坡面产沙量小于柠条坡面;(3)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坡位和植被盖度对坡面侵蚀产沙量有极显著的影响(P<0.001);当植被是长芒草时,坡位和植被盖度交互作用对坡面侵蚀产沙有显著影响(P<0.01),植被是柠条时,坡位和植被盖度交互作用对坡面侵蚀产沙作用不显著;(4)通过模拟柠条和长芒草不同配置情景得出:长芒草分布在坡面下部产沙量较小,且当柠条和长芒草配比为1∶2时产沙量最小。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