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柴达木盆地察尔汗湖相沉积物的粒度分布模式及其环境意义



编号 zgly0001600293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柴达木盆地察尔汗湖相沉积物的粒度分布模式及其环境意义

作者 安福元  马海州  魏海成  樊启顺  韩文霞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所盐湖资源与化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母体文献 干旱区地理 

年卷期 2013年02期

年份 2013 

分类号 P343.3 

关键词 湖相沉积物  粒度分布模式  环境意义  柴达木盆地  察尔汗 

文摘内容 对柴达木盆地察尔汗地区ISL1A孔的湖相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粒度分布特征分析,研究表明:(1)样品的粒度特征呈三峰模式,部分高盐阶段样品缺失第三峰,为双峰模式;(2)2~10μm部分以湖成组份为主;10~70μm和70~650μm部分以风成组份为主;(3)<2μm的组份可能与湖泊的生物化学成因有关。上述各组份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且各自代表的环境意义也不同:<2μm和2~10μm部分反映了湖泊淡化-咸化程度和水量变化过程。10~70μm部分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东亚冬季风的强度;70~650μm部分反映了尘暴天气的程度。环境指标的对比分析很好地验证了ISL1A孔样品粒度各个组份划分的准确性,并可反演92.9 ka以来该地区的古气候演化过程。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