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391320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泾河流域景观稳定性与类型转换机制
学科分类
220.1060;森林生态学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母体文献
应用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05,16(9)
页码
1693-1698
年份
2005
分类号
Q149
关键词
泾河流域
景观宏观稳定性
景观类型转换
景观特征时空变化
景观质量
文摘内容
以泾河流域为例研究景观格局的变化。结果表明, 泾河流域1986~2000年间, 景观结构变化不大。以草地景观和耕地景观为主, 草地景观和农耕地景观占流域总面积的85%以上, 其次为林地景观, 约占10%, 其他景观类型仅占5%左右, 说明流域的宏观景观格局不会在10~20年的时间尺度上发生结构性改变, 大流域内景观类型之间可以相互转换, 在5年和10年尺度上, 主导景观类型的自稳定强度均在89%以上, 转换为其他类型的强度在11%以内, 不同景观类型组分中, 占比例越小的景观类型转换为其他类型或消失的速度越快, 同一大类景观类型中的亚景观类型之间相互转换幅度较大。流域内景观特征表现出一定的时空变化规律, 从上游到下游, 景观特征变化的趋势是优势度、聚集度增加, 分维数下降, 斑块密度由低到高, 再由高到低; 在时间尺度上, 优势度、聚集度下降, 分维数保持稳定, 斑块密度增加。自2000年实行草地围封和退耕还林政策以来, 泾河流域NDVI低值区由7.4%减至0.8%, NDVI高值区由29.8%减至25.1%。较高值区由18.3%增加到25.7%, 最高值区由2.3%增至5.5%, 表明该流域景观质量呈现增高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