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29007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刺槐人工林养分利用效率
学科分类
220.1060;森林生态学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北京
年卷期
2003, 23(3)
页码
444~449
年份
2003
分类号
S718.516
关键词
刺槐
人工林
土壤养分
利用率
文摘内容
目前普遍采用的短轮伐期萌生复壮的经营方式会使刺槐人工林在多代萌
生后地力衰退、生产力下降, 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树种对养分的选择吸收导致
土壤养分平衡失调。根据对黄土残塬沟壑区刺槐人工林地的研究表明, 刺槐
从土壤中年吸收养分量以 Ca最多, N次之, K、Mg再次, P、S最少, 且随树龄
增长年吸收量增大, 由速生期到杆材期年吸收量约增加1倍之多, 由杆材期到
成熟期 N、P、K、Mg年吸收量缓慢增加, 而 Ca、S的吸收量有所下降。土壤
养分年吸收系数以 N最高, S、Mg次之, P、Ca再次, K最低, 且随树龄的增长
亦呈增大趋势, 其均值分别可达 N 1.150%、P 0.142%、K 0.013%、Ca
0.110%、Mg 0.194%、S 0.231%。刺槐对各养分的利用效率随树龄的增长而降
低, 生产1 t树干材积约需从土壤总吸收 N 31.92~50.88 kg、P 1.32~
2.01 kg、K 4.48~6.82 kg、Ca 71.57~78.79 kg、Mg 6.16~9.74 kg、S
1.07~1.09 kg。立地条件好的林地养分吸收系数及养分利用效率均好于立地
条件较差的立地。此外与杉木、油松相比, 刺槐对养分的利用效率明显偏低
。表4参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