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温度与光周期对白头鹎体质量、能量收支和消化道形态的影响



编号 zgly000153342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温度与光周期对白头鹎体质量、能量收支和消化道形态的影响

作者 王润梅  吴玉南  梁洪基  林琳  郑蔚虹  柳劲松 

作者单位 温州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温州大学应用生态研究所 

母体文献 应用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6年06期

年份 2016 

分类号 Q41 

关键词 白头鹎  温度  光周期  体质量  能量收支  消化道形态 

文摘内容 温度与光周期是环境季节性变化的最直接表现因子及时间变化指示标志,对动物的形态、生理及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以白头鹎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温度与光周期对其体质量、能量收支和消化道形态的影响,分析了能量收支与消化道形态特征的关系.将28只白头鹎(12雄16雌)分为4组:暖温长光组(30℃,16 L8 D;3雄4雌)、暖温短光组(30℃,8L16 D;3雄4雌)、低温长光组(10℃,16 L8 D;3雄4雌)和低温短光组(10℃,8 L16D;3雄4雌).结果表明:低温与短光照可促进白头鹎的体质量、摄入能及同化能明显增加,同时温度与光周期的交互作用对白头鹎的摄入能及同化能影响显著.低温条件下,胃、小肠、直肠及总消化道的湿质量及干质量明显增加.残差分析表明,小肠与总消化道的长度及干质量与摄入能和同化能显著相关.表明低温与短光照下白头鹎通过增加体质量、能量摄入和改变消化道形态来应对严酷的环境条件.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