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三峡山地不同类型植被和坡位对土壤水文功能的影响



编号 zgly000167671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三峡山地不同类型植被和坡位对土壤水文功能的影响

作者 娄淑兰  刘目兴  易军  张海林  李向富  杨叶  王秋月  黄建武 

作者单位 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9年13期

年份 2019 

分类号 S152.7 

关键词 山地土壤  饱和导水率  土壤持水性能  坡位  三峡库区 

文摘内容 土壤层下渗和贮蓄水分的水文功能是森林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基础。以三峡山地大老岭林区为研究区,采集常绿林、落叶林和草地覆盖下不同坡位的原状土样,测定其饱和导水率和水分特征曲线,分析植被类型和坡位对土壤水分参数和库容的影响。结果表明:常绿林地的入渗性能最好,饱和导水率为7.80—322.81 cm/d,大于落叶林地(0.33—137.03 cm/d)和草地(0.84—115.80 cm/d);坡位间差异表现为上坡高于下坡。不同样地的饱和含水量差异较小,但毛管持水量和田间持水量差异明显,草地最大,为20.77%—50.39%;不同坡位比较表现为下坡高于上坡。不同样地土壤水库容量差异较大,由田间持水量得到的库容量占总库容量的百分比以草地最大(63.25%),其次是落叶林地,常绿林地最小;坡位上表现为下坡的田间持水库容大于上坡。饱和导水率与土壤总孔隙度、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容重呈显著负相关;饱和含水量、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均与土壤总孔隙度、有机质含量和粉粒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容重、砂粒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综合以上,草地持水性能最强,利于保蓄水分,常绿林地最弱,更利于水分入渗,补给地下水,下坡位的持水性能强于上坡位。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