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冠果草的性表达状态及其进化含义(英文)



编号 zgly0001226988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冠果草的性表达状态及其进化含义(英文)

作者 黄双全  宋旎  汪泉  唐璐璐  汪小凡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武汉430072 

母体文献 植物学报 

年卷期 2000年11期

年份 2000 

关键词 冠果草  性表达  雄花两性花同株  进化 

文摘内容 通常认为雄花两性花同株是植物性表达从两性花进化到雌雄异株的过渡类型之一。慈姑属仅冠果草(SagittariaguyanensisH .B .K .subsp .lappula (D .Don)Bojin)的性表达为典型的雄花两性花同株 ,其他种为雌雄同株。对冠果草野外和实验居群的性配置进行了定量观察。东乡和武夷山居群雄花的比例分别为 2 .48%和 0 .96 %。实验表明 ,栽培条件影响冠果草的性表达 :在营养较好的条件下 ,产生花序大且多 ,雄花的比例显著提高 (2 6 .78% ) ;在营养不利时则相反 ,冠果草个体小 ,产生花序少 ,雄花数量少 (4 .91% )。雄花的花粉产量是两性花的 4.1倍。两者的花粉活力和在柱头上的萌发能力没有明显差别。单花期为 4~ 5h ,同一天的开花时间上 ,雄花比两性花早约0 .5h。尽管单个个体雄花比两性花少 ,但在居群水平上雄花与两性花的比例呈现大幅度波动。但是雄花并未作为花粉供体存在 ,野外和实验居群都极少有昆虫访花。大量统计表明 ,不同居群仅 2 .1%~ 3.2 %的果实发育不全 ,性比对结实率没有显著影响。 1/ 4左右的柱头因未授粉而不发育 ,影响冠果草结实的主要因素是花粉限制而不是资源限制。两性花套袋的结实率与自然传粉相当。冠果草在目前生境基本是通过两性花进行自花授粉 ,雄花存在的适应意义是提供了潜在的补充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