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28344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北极—第三纪成分在喜马拉雅—横断山的发展及演化
学科分类
220.1060;森林生态学
作者
孙航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母体文献
云南植物研究
年卷期
2002,24(6)
页码
671-688
年份
2002
分类号
Q948.52
关键词
高山植物区系
北极-第三纪成分
喜马拉雅-横断山
发展
演化
文摘内容
通过古植物学及古地史资料, 论述了北极地区在第三纪早期气候变迁对喜马拉雅-横断山地区植物区系形成的影响, 并通过一些喜马拉雅-横断山地区的特征类群; 杜鹃属, 槭树属, 柳属, 桦木属和桤木属以及一些草本类群虎耳草科的落新妇族, 金腰属和虎耳草属, 忍冬科的莛子镳属的分布式样和起源分化的分析, 说明了喜马拉雅-横断山区系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这些北方起源的, 北极-第三纪成分迁移是现代喜马拉雅-横断山植物区系成分的一个重要来源, 并且讨论了喜马拉雅-横断山植物区系同北方植物区系可能的迁移路线, 指出西南-秦岭-东北通道即西南沿四川盆地经秦岭和黄河至东北和西伯利亚和“中亚高地通道”即向西经帕米尔高原同北方交流, 向东经西南-秦岭-东北通道迁移交流是喜马拉雅-横断山植物区系成分同北方交流的主要路线, 由于第四纪冰期间冰期反复作用, 各类成分在该地区保存, 汇集, 分化发展, 使得该喜马拉雅-横断山地区成了北极-第三纪中心消失以后, 在近代形成的温带和高山植物区系新的发展和分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