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5个榕树品种叶表面微形态结构与滞尘能力比较



编号 zgly0000752399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5个榕树品种叶表面微形态结构与滞尘能力比较

学科分类 220.50;园林学

作者 陈雪华 

作者单位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分析测试中心 

母体文献 南方农业学报 

年卷期 2011,42(10)

页码 1245-1247

年份 2011 

分类号 S687.1 

关键词 榕树  叶片  表面微形态结构  滞尘能力 

文摘内容 【目的】测定不同榕树品种的滞尘能力,为正确选用榕树作为城市绿化树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细叶榕(Ficus microcarpa)、柳叶榕(Ficus heteropleura)、对叶榕(Ficus hispida)、高山榕(Ficus altissima)、黄褐榕(Ficusvirens)等5个榕树品种的成熟叶片为试验材料,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滤纸恒重法观察叶片表面微形态结构,测定叶片滞尘量,并进行5个榕树品种滞尘能力比较。【结果】5个榕树品种的叶表面在表皮细胞、表皮纤毛、气孔等微形态结构上存在明显差异,对叶榕叶表面结构粗糙,具有蜂窝状的凹坑组织和表皮纤毛;细叶榕有不规则的岛状表皮细胞突起和大小不等的坑状组织,没有表皮纤毛;黄褐榕叶表面支脉细胞突起形成一个个的网格结构,无表皮纤毛;柳叶榕和高山榕叶表面较光滑,均无表皮纤毛。5个榕树品种因叶表面结构不同,滞尘能力也表现出明显差异。【结论】榕树叶片的形态特征是决定榕树叶片滞尘量的关键,5种榕树品种滞尘能力大小依次为: 对叶榕〉细叶榕〉黄褐榕〉高山榕〉柳叶榕。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