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金马河温江段河岸带不同生境草本植物多样性和土壤抗冲性差异



编号 zgly0001723757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金马河温江段河岸带不同生境草本植物多样性和土壤抗冲性差异

作者 叶鑫  余飞燕  周润惠  王坤悦  王敏  董洪君  郝建锋 

作者单位 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  四川农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年卷期 2020年05期

年份 2020 

分类号 S157 

关键词 河岸带  物种多样性  土壤抗冲性  草本植物群落 

文摘内容 为明确河岸带不同草本植物群落特征及其护岸效益差异,在金马河温江段河岸带选取5种不同生境类型,即河滩地、砾石地、芦苇地、斑茅地和沙坑地,对其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进行调查,采用原状土冲刷水槽法对土壤抗冲性进行测定,并对物种多样性和土壤抗冲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河岸带草本植物共39科94属136种,以禾本科(Poaceae)、菊科(Compositae)为主,各生境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Simpson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sw)变化规律相似,最大值都出现在距离河流最近的砾石地,最小值出现在地势最高的芦苇地;对于丰富度指数(D),沙坑地最大,斑茅地最小。2)随着冲刷过程的进行,各生境类型土壤抗冲性不断增强,土壤抗冲指数(IAS)表现为芦苇地>河滩地>斑茅地>砾石地>沙坑地。3)相关性分析表明,IAS值与H值、H’值、Jsw值呈显著负相关,由此推出物种多样性好的类型土壤抗冲性差。综上,沙坑地和砾石地物种多样性水平较高,芦苇地、河滩地和斑茅地土壤抗冲性较强,芦苇、白茅和斑茅作为芦苇地、河滩地和斑茅地的优势物种,具有增强土壤抗冲性、固土护岸的作用,可在河岸植被恢复时作为良好的物种选择。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