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496267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新时期我国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病流行特点及危害
作者
张龙现
作者单位
河南农业大学
母体文献
河南畜牧兽医
年卷期
2007,28(04S)
页码
6-9
年份
2007
分类号
S855.12
关键词
人兽共患病
动物源
流行特点
危害
流行性出血热
宿主动物
汉坦病毒
动物血清
文摘内容
1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病毒病流行及其危害。
汉坦病毒是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原, 1951~1953年间在朝鲜的美军中流行, 发病3200例, 死亡率10%-20%。1981年我国学者宋干等从宿主动物和病人血清中也分离出该病毒。汉坦病毒遍及亚洲7个国家和欧洲12个国家, 在美洲、欧洲和非洲许多国家的人和啮齿动物血清中均发现有抗体。福建泉州1986-2000年发生病例382人, 病死率6.81%; 宿主动物中的褐家鼠带毒率15.32%。引起泉州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的主要宿主动物是褐家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