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试论伏牛山南坡土壤垂直分异规律——兼论亚热带北界的划分



编号 zgly000158716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试论伏牛山南坡土壤垂直分异规律——兼论亚热带北界的划分

作者 马建华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开封475001 

母体文献 地理学报 

年卷期 2004年06期

年份 2004 

分类号 S151.9 

关键词 伏牛山南坡  土壤组成和性质  垂直分异规律  亚热带北界 

文摘内容 在野外土壤调查和室内土壤理化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伏牛山南坡土壤组成和性质垂直分异、土壤类型划分以及亚热带北界问题的讨论。研究表明:(1)调查断面上土壤表层HA/FA随高度增加而增大,且均小于1,海拔900m左右土壤胡敏酸的芳构化程度最低;随高度增加土壤pH和盐基饱和度先下降后上升;海拔900m以下的土壤中均有明显的黏化层,向上土壤黏粒淋溶淀积逐渐减弱;海拔900m以下的土壤土体风化程度高,大部分氧化物的平均迁移系数和土体淋溶率小于1,土体Saf小于5.06,淀积层游离铁含量大于20g·kg-1,铁游离度大于40%,具有弱富铁铝作用,剖面中出现明显的铁锰新生体,而向上土体风化程度减弱,不发生富铁铝作用,剖面中不出现铁锰新生体。(2)伏牛山南坡海拔550m以下出现黏磐黄褐土(饱和黏磐湿润淋溶土),550~950m出现普通黄棕壤(普通铁质湿润淋溶土),950~1900m出现棕壤(普通简育湿润淋溶土或暗沃简育湿润雏形土),1900m以上出现暗棕壤性土或草甸暗棕壤(暗沃冷凉湿润雏形土)。(3)伏牛山南坡亚热带北界约在海拔950m。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