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中亚热带侵蚀黄壤坡地润楠次生林的群落结构特征



编号 zgly0000631419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中亚热带侵蚀黄壤坡地润楠次生林的群落结构特征

学科分类 220.20;森林培育学

作者 漆良华  张旭东  周金星  彭镇华 

作者单位 国际竹藤网络中心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母体文献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年卷期 2009(2)

页码 226-232

年份 2009 

分类号 S718.542 

关键词 群落结构  润楠次生林  黄壤坡地  中亚热带 

文摘内容 为了探讨中亚热带侵蚀黄壤坡地植被恢复模式的群落结构,以武陵山区女儿寨小流域为例,运用群落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对润楠次生林的垂直层次结构、种群水平分布格局、乔木层直径与树高分布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润楠次生林群落层次结构分化明显,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及层外植物4个基本层次,物种数量排序为灌木层(23种)〉草本层(19种)〉乔木层(16种)。乔、灌、草重要值在10以上的主要种群有7个,其水平分布格局以聚集分布占绝对优势,占主要种群的71.43%:口分布和11分布能较好地模拟乔木层直径与树高分布结构,径阶与树高分布曲线反映乔木层中小径阶、矮小林木占多数。多数种群的聚集分布有利于促进黄壤坡地的植被恢复与重建过程,但润楠次生林林分质量较低,应辅之以积极的人工措施来改善群落结构,以充分发挥其坡地水土流失治理等功能。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