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宜黄野生稻”的植物分类学地位和外稃乳突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



编号 zgly0000405318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宜黄野生稻”的植物分类学地位和外稃乳突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

作者 贺浩华  贺晓鹏  彭小松  傅军如  刘宜柏  吴强  华育坚  徐伯刚  王象坤 

作者单位 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江西省抚州市农科所  江西省宜黄县中范乡林业工作站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母体文献 中国农业科学 

年卷期 2006,39(3)

页码 470-476

年份 2006 

分类号 S511.9  Q944.571 

关键词 “宜黄野生稻”  植物分类  外稃乳突结构  野生稻  假稻属  秕壳草 

文摘内容 [目的]为了明确于1999年在江西省宜黄县发现的“宜黄野生稻”的植物分类学地位.[方法]对“宜黄野生稻”的植物学特征进行了分属、分种检索,同时利用扫描电镜对其外稃乳突结构与普通野生稻(O.rufipogon)、药用野生稻(O.officinalis)、疣粒野生稻(O.meyeriana)和颗粒野生稻(O.granulata)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分属检索结果表明,“宜黄野生稻”不属稻属(Oryza L.)、水禾属(Hygroryza Nees)和山涧草属(Chikusichloa Koidz.),而属假稻属(Leersia Soland.Ex Swartz.)植物;分种检索结果表明,“宜黄野生稻”不是李氏禾(L.hexandra Swartz.)和假稻(L.japonica(Makino)Honda),也不同于蓉草(L.oryzoides(L.)Swartz.),而是秕壳草(L.sayanuka Ohwi).外稃乳突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宜黄野生稻”的外稃乳突结构不同于中国现存的3种野生稻和颗粒野生稻,乳突结构属嵌硅双峰乳突类,与假稻属的细线粒野稻(L.tisseranti)相似,这为上述植物学分类检索结果提供了辅证.[结论]“宜黄野生稻”并非稻属野生稻种植物,其植物分类学地位应是假稻属的秕壳草。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