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712050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近30年四川小相岭山系植被景观变化分析
学科分类
220.35;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
作者单位
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南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西华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学院
母体文献
草业学报
年卷期
2010,19(4)
页码
1-9
年份
2010
分类号
Q149
关键词
景观变化
景观格局
植被景观
景观指数
小相岭山系
文摘内容
选用小相岭山系1974, 1994和2002年3个时期的遥感图像数据, 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 结合“优化监督分类法”将研究区域分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次生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亚高山灌丛草甸、高山灌丛、高山草甸、高山流石滩植被和高山永久冰雪带9类, 并利用3S技术与景观生态学的数量分析方法, 分别从景观和类型水平上定量分析了大熊猫栖息地小相岭山系植被景观在近30a发生复杂相互转化的主要表现和动态变化特征, 确定各植被类型具体的变化趋势与变化幅度。结果表明, 1)近30a区域内植被景观多样性与均匀度降低、连通性增强, 各植被类型不再均匀地散布在整体景观中, 逐渐产生优势植被类型, 破碎化程度有所缓解。2)针阔混交林是小相岭的基质类型, 与针叶林不断增加, 并且前20a增加了14.27%, 增幅最大; 亚高山灌丛草甸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 高山灌丛则呈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趋势, 并且前20a下降了11.05%, 减幅最大; 而高山草甸30a间景观基本保持不变。研究结果不仅可揭示该山系的景观分布结构和景观变化规律, 而且也为当地植被生态环境的宏观保护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