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植物胚胎学在中国的发展(英文)



编号 zgly0001257410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植物胚胎学在中国的发展(英文)

作者 胡适宜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北京100871 

母体文献 Acta Botanica Sinica 

年卷期 2002年09期

年份 2002 

分类号 Q944.4 

关键词 植物胚胎学  植物生殖生物学  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 

文摘内容 植物胚胎学在中国的发展大体可划分为 3个时期 :(1)初始时期 ,主要在裸子植物胚胎发育的观察和实验研究方面开展了一些工作。(2 )在 2 0世纪 5 0年代后的十几年是学科的建立时期。这期间培养了一些植物胚胎学的人才和开展了许多胚胎发育的描述性研究。 (3)近二十几年 ,随着国际上这一学科的发展 ,进入植物生殖生物学的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中 ,以被子植物为对象开展了多方面的研究。第一 ,在结构与功能关系方面 ,研究小孢子发生过程中细胞质改组 ,雄配子体发育中营养核与生殖细胞的关系 ;雄性生殖单位与雌性生殖单位的结构 ,细胞质遗传的细胞学机理 ;生殖系统中的细胞骨架和传递细胞的结构与分布 ;胚珠中细胞衰退与其物质的迁移。第二 ,生理活动方面 ,研究钙在受精过程中的作用 ,ATP酶在胚珠物质运输中的参与 ,受精过程中与识别作用相关的柱头表膜和精细胞质膜蛋白的分离与组分的分析。第三 ,与育种相关的胚胎学研究 ,包括雄性不育性、无融合生殖及远缘杂交等。在以裸子植物为对象的研究中 ,首先是对许多我国特有的属种的胚胎发育作出详细的描述 ,以及为讨论系统位置提供胚胎学佐证。这方面的研究是独具特色的。其次 ,在受精作用和精细胞的光镜和电镜的研究也获得了突出的成果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