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两淮采煤沉陷积水区水体营养盐时空分布及富营养化进程



编号 zgly0000824843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两淮采煤沉陷积水区水体营养盐时空分布及富营养化进程

作者 曲喜杰  易齐涛  胡友彪  严家平  喻怀君  董祥林 

作者单位 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 

母体文献 应用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3(11)

页码 3249-3258

年份 2013 

分类号 X171.1 X524 

关键词 煤矿  沉陷积水区  氮  磷  富营养化 

文摘内容 在淮南“潘谢”矿区选取5个站点(PXS-1、PXS.2、PXS-3、PXS-4和PXS-5), 在淮北“朱-杨庄”矿区内选取东湖、中湖和南湖3个站点(HBDH、HBZH和HBNH), 分析了两淮地区两个采煤沉陷积水区水系内不同水体营养盐在空间(不同区域)、时间(年龄和季节)上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PXS-1、PXS-3和HBDH等3个站点营养状态较高, 属于“中度富营养化”水体, 另外5个站点均处于“中营养-轻度富营养化”状态, 淮南矿区水体营养水平总体高于淮北矿区.两淮沉陷区内水体氮磷比(N: P)较高, 淮南水域在25~117, 淮北在17~157, 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生长季N2P低于其他季节; 总磷(TP)中溶解无机磷酸盐(DIP)所占比例较小(两淮水体平均分别为15.4%和18.4%), NO3--N是溶解无机氮(DIN)的主要组分, 两淮水域NO3--N占DIN的比例分别为74%和89%.相比沉陷积水年龄, 人为活动可能是导致水体营养水平升高和富营养化进程加快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