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正午’牡丹核型分析及减数分裂的染色体行为观察



编号 zgly000168400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正午’牡丹核型分析及减数分裂的染色体行为观察

作者 钟原  杜明杰  刘羽心  成仿云 

作者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牡丹国际研究院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母体文献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年卷期 2019年10期

年份 2019 

分类号 S685.11 

关键词 ‘正午’牡丹  亚组间杂种  减数分裂  染色体 

文摘内容 【目的】芍药属牡丹组革质花盘亚组与肉质花盘亚组间的远缘杂交是现代牡丹育种的重要方向之一。然而,亚组间杂种普遍高度不育,很难继续用于杂交育种。‘正午’牡丹是一个观赏性好、适应性强的亚组间杂交品种,虽然其通常高度不育,但仍被用作亲本培育出一些优异的杂交后代,表现出一定的育性。研究其减数分裂的染色体行为,可为揭示其极低育性的形成机制提供重要的信息。【方法】本研究以‘正午’幼嫩花蕾中的雌蕊为材料,进行体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以花药为材料进行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结果】‘正午’牡丹为二倍体,核型公式为2n=2x=10=7m+1sm+2st(1SAT)。其花粉母细胞可通过正常的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及小孢子,减数第一次分裂中约有70%的花粉母细胞发生染色体行为异常,包括单价体及多价体、染色体桥、断片、落后染色体、不等分裂等,其中染色体桥出现频率最高;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染色体行为异常率同样高达70%,常见的异常类型包括纺锤体定位异常、不同步分裂、染色体桥、断片、落后染色体等,最后形成二分体、三分体、微核或特小的额外小孢子。【结论】‘正午’减数分裂存在大量异常可能与其高度杂合的核型有关。普遍存在的单价体及多价体引起的不等分裂和染色体桥及断片造成的染色体片段缺失等染色体行为异常可能是导致‘正午’牡丹高度不育的重要原因。同时,仍有一小部分花粉母细胞能够顺利完成减数分裂,形成小孢子。其中一部分通过二分体或三分体形成未减数小孢子,表明其具有用于培育多倍体牡丹的潜力。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