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茶园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种群的RAPD多样性



编号 zgly0000516003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茶园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种群的RAPD多样性

作者 付建玉  韩宝瑜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农业部茶叶化学工程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07,27(5)

页码 1887-1894

年份 2007 

分类号 Q786  Q968 

关键词 RAPD  黑刺粉虱  遗传多态性  种群  茶园 

文摘内容 用RAPD技术对华东地区7个茶园的黑刺粉虱种群进行遗传结构分析。从4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9条具特异性的引物,扩增出248条长度约为200~2000bp的DNA条带,其中199条多态性条带,多态性为80.24%。经Popgene软件分析,黑刺粉虱种群平均水平的多态位点百分比(P砚)为48.33%,Nei's基因多样性(HE)为0.2910,Shannon's多态性信息指数(日)为0.4442,表明黑刺粉虱种群遗传多样性丰富;各种群问遗传分化程度(Gst)较高,达0.3749,其中PPL以福建武夷山区的九龙山种群(JLS)最高,达77.42%,其次为安徽九华山种群(JHS)的65.73%;而且两种群的HE,H等遗传指标均较高。以NTSYSpc软件包,基于Nei's遗传距离对昆虫个体进行UPGMA和NJ法聚类分析,构建分子系统树,并进行多维标度分析(MDS)。系统树显示:同一种群的个体优先聚类,遗传相似度高的种群依次聚类。多维标度分析也显示:浙江杭州、富阳和绍兴3种群集中分布,安徽宣城种群靠近该3种群;而九华山种群则与武夷山区的九龙山种群聚拢;福建金山种群独立成簇。多维标度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一致。认为粉虱种群间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之间存在相关性;两个山地种群的多样性有别于其它种群,是因为山地环境和气候引起粉虱适应性的生态地理分化。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