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48324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湾鳄(Crocodylus porosus)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结构分析与鳄类系统发生
学科分类
220.1520;林木遗传学
作者
李艳
吴孝兵
季学峰
晏鹏
GeorgeAmato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Molecular Systematics Laboratory
母体文献
遗传学报
年卷期
2007,34(2)
页码
119-128
年份
2007
分类号
Q943
关键词
湾鳄
线粒体基因组
系统发生
文摘内容
该文测序了湾鳄的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 全长为16, 917bp。湾鳄mtDNA结构与其他脊椎动物相似, 由22个tRNA, 2个rRNA和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及1个非编码的控制区(D-loop)所组成。除NADH6和tRNA^Gln、tRNA^Ala。、tRNA^Asn、tRNA^Cys、tRNA^Tyr、tRNA^Ser(UCN)、tRNA^Glu、tRNA^ProL-链上编码之外, 其余基因均在H-链编码。基因排列顺序与已测序的鳄类一致, 这显示了鳄类线粒体基因排列顺序上的保守性。但鳄类线粒体基因排列顺序与脊椎动物的典型排列方式相比, 有较大的差异, 尤其是tRNA^phe基因的重排、tRNA^Ser-tRNA^His-tRNA^Lcu基因族的排列方式等。湾鳄mtDNA和已测序的鳄类一样, 缺失轻链复制起始点(OLR)。基于17种鳄mtDNA控制区保守区, 采用PAUP4.0最大简约法(Maximum parsimony,MP)构建MP树, 邻接法(Neighbor-joining method, NJ)构建NJ树, 结果显示: 食鱼鳄(Gavialis gangeticus)和假食鱼鳄(Tomistoma schlegelii)聚为一支后再与鳄科(Crocodylidae)的其他物种形成姐妹群, 这与基于食鱼鳄和假食鱼鳄的线粒体全序列的分析结果一致, 支持将食鱼鳄并入鳄科的观点。结果还支持非洲窄吻鳄(Crocodylus cataphracms)与鳄属(Crocodylus)构成姐妹群, 可以单独划分为属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