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32212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杧果炭疽病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作者单位
广西大学农学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南阳师范学院
广西百色市农业局 南宁530005
母体文献
中国南方果树
年卷期
2007年05期
年份
2007
分类号
S436.67
关键词
炭疽病菌
生物防治
抗药性菌株
壳聚糖
化学农药
拮抗微生物
苯丙氨酸解氨酶
植物源农药
炭疽菌属
防治效果
文摘内容
杧果是世界第二大热带水果。其生产分布100多个国家,栽培面积200万hm2以上,年产量超过1 600万t,都仅次于香蕉。在我国,2005年杧果栽培面积仅次于荔枝、龙眼和香蕉,居第四位;产量仅次于香蕉、荔枝、龙眼和菠萝,居第五位;产值仅次于香蕉、荔枝和龙眼,居第四位[1]。杧果炭疽病病原菌无性世代为半知菌类炭疽菌属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e-nz.,有性世代为子囊菌门小丛壳属围小丛壳菌Glomerella cingulata(Stenem.)Spauld.etSchrenk。杧果炭疽病是杧果的重要病害,在杧果生长期可侵染花、叶、枝、果等部位,并潜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