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不同浓度O3对黄檗幼苗叶片生理特征的影响



编号 zgly0001477987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不同浓度O3对黄檗幼苗叶片生理特征的影响

作者 付伟  邓莉兰  徐胜  何兴元  陈玮  李梅  赵诣  苏丽丽 

作者单位 西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森林与土壤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辽宁师范大学生命与科学学院 

母体文献 生态学杂志 

年卷期 2014年09期

年份 2014 

分类号 S792.31 

关键词 臭氧  黄檗  氧化胁迫  生理特征 

文摘内容 以4年生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幼苗为实验材料,利用开顶箱模拟法,开展了4个不同浓度O340(对照)、80、120和200 nmol·mol-1的气体熏蒸实验,测定并分析了黄檗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膜脂质过氧化产物和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CK相比,随着O3浓度增加和处理时间延长,黄檗幼苗叶片叶绿素总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显著下降(P<0.05),最大降幅分别为52.76%、44.57%和54.67%;叶片离子渗漏率、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加(P<0.05),最大增幅分别为101.49%和70.21%。当O3浓度为80 nmol·mol-1时,叶片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无显著变化,而O3浓度为120和200 nmol·mol-1时,Fv/Fm显著下降(P<0.05),表明黄檗幼苗的光合系统功能在超高浓度臭氧下受到了显著伤害。叶片抗氧化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在开始处理后的前14 d升高,随后下降,最大降幅为17.22%。O3浓度为120和200nmol·mol-1时,超氧阴离子(O2-·)含量显著升高(P<0.05);O3浓度为80 nmol·mol-1时,O2-·含量在处理7 d与CK相比显著增加,随后无显著差异。表明黄檗幼苗在生长初期对中等高浓度(80 nmol·mol-1)臭氧熏蒸具有一定的适应和耐受性是因其具有较强抗氧化保护能力,更高浓度的O3或更长时间的熏蒸对叶片光合系统产生破坏。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