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608798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长白山温带混交林林冠下层CO2通量对生态系统碳收支的贡献
学科分类
220.1060;森林生态学
作者
郑泽梅
张弥
温学发
孙晓敏
于贵瑞
张雷明
韩士杰
吴家兵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CERN综合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09,29(1)
页码
1-8
年份
2009
分类号
Q148
Q948
关键词
林冠下层
林冠上层
CO2通量
涡度协方差
呼吸
文摘内容
作为ChinaFLUX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02年年底开始利用涡度协方差技术在长白山温带混交林林冠上层和下层进行连续通量观测,这为量化林冠下层CO2通量对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碳收支的贡献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利用2003年林冠上层和林冠下层的观测数据,研究表明林冠下层夜间的CO2通量与5 cm深度的土壤温度存在明显的指数正相关关系。林冠下层的呼吸通量与箱式法观测的土壤呼吸通量之间具有很好的一致性(R^2=0.77),二者在全年都与整个森林的光合产物量相耦合,且都在7-8月份达到最大值。林冠下层的呼吸量和土壤呼吸量分别为770 g Cm^-2a^-1和703 g Cm^-2a^-1,占整个森林生态系统呼吸年总量的比重高达59.88%和54.69%。林冠下层的光合作用呈双峰型季节变化,两个峰值分别出现在5月中旬和8月下旬。尽管全年林冠下层光合产物量为87 g Cm^-2a^-1,对整个森林光合产物量的贡献率仅为5.69%,但林冠郁闭度低的4、5月和10月份,林冠下层的光合产物贡献率也分别达到19.99%、21.06%和14.53%。林冠下层净初级生产力的季节动态受该层呼吸作用的季节变异控制,林冠下层在全年都表现为碳源,其净碳排放速率在8月份达到最大。